【地區環境】 ・行政:共69里,1482鄰。比鄰新北市中和、永和、土城、三峽、烏來、石碇區;台北市文 山區。 ・面積:約120平方公里。 ・人口:約29.4萬人。 ・地形:新店區地勢南高北低,以新店溪為主河川,由南向北匯流至淡水河,上游區域受地質 影響,龜山至青潭間曲流地貌發達,過碧潭後下游沿岸為沖積平原。新北市新店區 地勢南高北低,以新店溪為主河川,由南向北匯流至淡水河,上游區域受地質影 響,龜山至青潭間曲流地貌發達,過碧潭後下游沿岸為沖積平原,東南、西南兩側 為丘陵,全區近50%為丘陵地。 【地名演變與由來】 新店地名的由來有三種,無論是哪一種說法,皆展現出過去生活發展與水之間的密切關聯。 ・其一:過去新店溪在雨季時經常淹水成災,沿岸街庄的店家不時都在整修翻新屋宅,故名 「新店」。 ・其二:有別清代最早的十四張聚落店仔街(舊店),將碧潭附近新發展的市集,稱「新店」。 ・其三:清代漢人為與烏來泰雅族交易商品,在碧潭附近匯聚許多店家,逐漸形成新的商店 街,故名「新店」。 ・1812年(清嘉慶17年) 拳山堡-安坑、大坪林、青潭、直潭庄。 ・1894年(清光緒20年) 文山堡-安坑、大坪林、青潭、直潭庄。 ・1920年(日大正9年) 文山郡-新店庄 ・1943年(日昭和18年) 文山郡-新店街 ・1950年(民國39年) 台北縣-新店鎮 ・1980年(民國79年) 台北縣-新店市 ・2010年(民國99年) 新北市-新店區 【開發歷史】 史前文化期 新店至今發現最早人類活動的軌跡,可追朔至西元前2800年前的圓山文化,遺址範圍分布在七張、屈尺、車子路、豬肚山、寶斗厝、外挖仔山、直潭、小粗坑、四城庄、灣潭庄…等,有出土農耕、漁獵石器與陶器殘片,顯示當時已進入自產自足的聚落生活型態,其共同特徵皆為臨河川而居。 原住民開墾期 新店地區的原住民開墾脈絡,遠早於漢人移墾,可概分為兩大族群,一為鄰近烏來與三峽山區一帶的泰雅族-區尺群、大豹社...
留言
張貼留言